问题一:什么是寻衅滋事?
回答:寻衅滋事是指随意挑衅,随意殴打、骚扰他人或任意损毁、破坏公私财物,或者在公共场所起哄闹事,严重破坏社会秩序的行为。
问题二:遇到寻衅滋事应该怎么做?
回答:应当及时报警,妥善保存证据,若受伤应该尽快就诊,同时,积极配合公安机关的调查,如实陈述案发时的事实,配合查验伤情,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问题三:寻衅滋事有哪些表现形式?
回答:第一,随意殴打型。行为人为寻求刺激、发泄情绪、逞强耍横等,无故、无理殴打他人,殴打行为没有任何自我控制,以显示自己的强悍和无所顾忌。
第二,追拦辱骂型。出于取乐、寻求精神刺激等不健康动机,无故无理追赶、拦挡、侮辱、谩骂、恐吓他人。
第三,强拿毁损型。违背他人意志强行取得他人财物的行为;使公私财物的使用价值减少或者丧失的行为;不当、非法使用公私财物的行为。
第四,起哄闹事型。在车站、码头、机场、医院、商场、公园、影剧院、展览会、运动场等公共场所内,寻衅滋事行为具备"煽动性、蔓延性、扩展性"等特点,使公共场所的活动不能顺利进行。
问题四:未成年人也会因寻衅滋事受到处罚吗?
回答:会的。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八条:已满十六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出于以大欺小、以强凌弱或者寻求精神刺激,随意殴打其他未成年人、多次对其他未成年人强拿硬要或者任意损毁公私财物,扰乱学校及其他公共场所秩序,情节严重的,以寻衅滋事罪定罪处罚。
问题五:网络空间是寻衅滋事罪的法外之地吗?
回答:当然不是。网络空间里,主播的直播内容具有公开性与传播性,若其行为(如编造虚假信息、辱骂他人等)一旦产生公共影响,就可能从一般违法行为转化为寻衅滋事类刑事犯罪。根据两高《关于办理利用信息网络实施诽谤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五条规定:利用信息网络辱骂、恐吓他人,情节恶劣,破坏社会秩序的,以寻衅滋事罪定罪处罚;编造虚假信息,或者明知是编造的虚假信息,在信息网络上散布,或者组织、指使人员在信息网络上散布,起哄闹事,造成公共秩序严重混乱的,同样构成寻衅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