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站已支持IPv6网络
江西省萍乡市湘东区人民检察院
检察概况
院领导介绍
萍乡市湘东区人民检察院职能配置及内设机构规定
检察长信箱
科技强检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当前位置:首页>>以案说法
忘带定位手机=脱管!社区矫正这些“红线”碰不得
时间:2025-08-27  作者:  新闻来源:  【字号: | |

【湘东检察普法微课堂】社区矫正并非刑罚的“豁免”,而是非监禁状态下的刑罚执行方式。社区矫正对象忘带手机看似是偶然的“疏忽”,实则暴露出社区矫正中的监管风险,也为所有社矫人员敲响警钟。

【典型案例】

2021年9月,陈某某因涉嫌诈骗罪和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三年、缓刑四年,缓刑考验期为2021年9月27日至2025年9月26日。这意味着,在四年考验期内,陈某某须接受社区矫正,严格遵守监管规定。

湘东区人民检察院开展社区矫正日常检查时,多次拨打陈某某的定位通信手机均无法接通。定位通信设备是社区矫正对象接受监管的重要载体,“人机分离”直接导致监管机关无法掌握其动态,涉嫌脱管。经属地司法所调查核实,陈某某称因工作需送货至市区,出门时匆忙未携带定位手机,故未接到来电。即便事由有一定客观因素,但“人机分离”的事实已违反社区矫正监管规定,该司法所对陈某某作出训诫处理,并要求全体社区矫正人员引以为戒。


【普法解读】

社区矫正,是“有监管的自由”。不少人对社区矫正存在误解,认为“判了缓刑就等于不用受约束”,实则不然。社区矫正针对的是被判处管制、宣告缓刑、假释或暂予监外执行的罪犯,通过社区内的监督管理、教育矫正与社会适应性帮扶,实现刑罚执行目的。

本案中陈某某作为缓刑犯,属于社区矫正重点对象。在缓刑考验期内,其必须接受司法所的日常监督,包括定期报到、提交思想汇报、遵守会客与活动范围规定等,尤其需确保定位设备24小时畅通且随身携带,这是监管机关掌握其行踪的关键依据,也是社区矫正对象必须履行的法定义务。陈某某“忘带手机”的行为,看似是疏忽,实则已触碰“脱管”的监管红线。

所谓“脱管”是指社区矫正对象未遵守监管规定,导致监管机关无法掌握其动态的情形,如擅自脱离居住地、定位设备人机分离、拒不按规定报到等。需申明的是,脱管绝非“小事”。社区矫正对象若违反监管规定,根据情节轻重,可能面临训诫、警告,乃至治安管理处罚;若情节严重,如多次脱管、脱离监管超过规定时限、违规造成不良影响等,还可能被依法撤销缓刑、假释,收监执行原判刑罚。

此外,如发现社区矫正对象脱管、漏管等情况,可及时向检察机关或社区矫正机构反映,共同维护刑罚执行的严肃性



【检察官提示】

社区矫正对象应清醒认识到:矫正期是“约束期”,更是“考验期”,以下“红线”绝对不可触碰

1

定位设备需随身

手机、电子手环等监管设备须24小时保持畅通,不得出现人机分离、关机、欠费等情况,更不得故意损坏、拆卸,否则可能直接被认定为脱

2

行踪变动需报备

未经司法所批准,不得擅自离开居住地(如跨市、跨省);因就医、工作等确需外出的,须提前申请,获批后按规定报备行程;

3

报告义务需履行

期到司法所报到、提交思想汇报,如实说明近期生活、工作情况,不得虚报、瞒报;

4

禁止规定需遵守

得接触同案犯、被害人等特定人员,不得进入网吧、酒吧等特定场所(若有相关禁止令),更不得再次实施违法犯罪行为。


 

江西省萍乡市湘东区人民检察院版权所有
地址: 湘东区河洲   邮编:337016
京ICP备10217144号-1  技术支持:正义网
本网网页设计、图标、内容未经协议授权禁止转载、摘编或建立镜像,禁止作为任何商业用途的使用。